【大会精彩回顾】梅傲生物“结直肠癌复发风险评估标志物”亮相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研讨会,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2020-12-16

2020年12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主办,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承办的“第15届(2020年)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在长沙隆重召开。

会议精彩纷呈,有结直肠癌领域大咖关于手术要点、诊断治疗、基础研究进展的分享,也有新秀青年医生的手术视频竞赛,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前沿的内容为现场近200名参会者带来一场学术大餐。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黄忠诚教授,在主会场做了“II期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研究进展”的主题演讲,提到了II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迥异,总体辅助化疗获益不超过5%,因此术后需要根据复发风险分层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黄忠诚教授列举了NCCN、CSCO等指南推荐的高危因素,如T4、组织分化差、脉管/神经浸润等,但这些临床病理高危因素很难做到客观定量。而低危因素MSI-H/dMMR的检出比例仅有10%,获益人群有限。
因此NCCN指南认为现有的这些“复发风险因素”尚不足以指导临床决策,临床上仍需探索更好的复发风险评估标志物,来选择最可能从辅助化疗中受益的人群。

黄忠诚教授重点介绍了结直肠癌客观、定量的复发风险评估标志物 – 畅乐复®,畅乐复®是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DNA倍性和肿瘤间质比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加精准地评定肿瘤本身恶性程度,从而评估患者根治术后的复发风险,指导辅助化疗决策。


在牛津大学的临床研究中,验证了畅乐复®对II期结直肠癌复发风险的强大分层作用(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高风险组 vs 低风险组,HR=2.9,95% CI: 1.7-4.8, P<0.001),还比较了畅乐复®与其他临床病理高危因素,如T4分期、MSI状态、组织分化程度,发现畅乐复®对复发风险评估的价值最大。


畅乐复®由梅傲生物引进中国后也做了多项验证研究,包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牵头的多中心研究、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的研究(研究数据待发表)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的研究(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国内的验证研究再次证明了畅乐复®对II期结直肠癌复发风险分层的重要价值。
另外,通过对畅乐复®和辅助治疗获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畅乐复®中高危患者辅助化疗获益显著,而低危患者无获益,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畅乐复®的分层意义和对临床辅助治疗决策的指导意义。

黄忠诚教授在报告的最后表示,两年前的结直肠新技术研讨会中听到蔡三军教授介绍其牵头的畅乐复®研究,现在国内临床结果已经证实了畅乐复®在中国人群中有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对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客观定量复发风险分层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畅乐复®已逐步在临床中开展。黄教授也鼓励大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临床情况参考畅乐复®的结果,使更多II期结直肠癌患者获益。
畅乐复®

畅乐复®的数字病理检测技术平台由全球领先的肿瘤遗传信息和人工智能数字病理研究机构挪威癌症遗传信息研究院ICGI开发,牛津大学进行临床验证,研究结果2018年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nnals of Oncology。
畅乐复®由梅傲生物引入中国,并在国内开展了多项验证研究,证明了畅乐复®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决策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