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梅傲动态

数字病理标志物PNS预后分层效果显著并能预测辅助化疗获益

医科院肿瘤医院II期CRC研究发表 新证据支持数字病理标志物临床应用

2022-01-07

梅傲生物与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SCI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本研究采用了梅傲医学检验所的DNA倍性(Ploidy)、染色质结构分型(Nucleotyping或Chromatin Organization)和间质比(Stroma)检测平台(以下简称“PNS”)。

导读

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中,术后治疗决策往往是基于MSI状态和临床高危因素。但此前有研究发现,以此定义的高危II期CRC患者从辅助化疗中并未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因此,临床急需更有效的风险分层工具,并预测辅助化疗受益,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PNS可以成为II期CRC患者复发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PNS标志物在预测辅助化疗获益中的巨大价值,为PNS在II期CRC患者中的应用再添实证,给临床提供更客观的决策建议。

本文第一作者赵志勋博士表示:“II期肠癌根治术后,往往仍有20%的复发率,临床需要对术后患者进行预后评估,找出高复发风险的患者以进行辅助治疗决策,如何精准分层高危且辅助化疗获益的患者一直是临床积极探索的课题。本研究采用的标志物PNS在复发风险分层和辅助化疗获益预测两方面都表现出预期的效果,期待之后在临床实际应用的效果。” 

表1:PNS的检测结果和风险分组

主要研究结果

1 PNS的预后分层能力再增临床证据

本研究纳入了179例II期结直肠癌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PS(DNA倍性、间质比)和PNS(DNA倍性、染色质结构分型、间质比)是II期结肠癌患者复发及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表2),对患者复发和生存分层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远高于肿瘤T分期、MSI状态,术后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因素。(图1)

表2 多因素分析结果

图1 II期结直肠癌患者中,预后因素的生存分析

2 Ⅱ期结肠癌患者中的PNS与临床指标联合后的预后分层能力更强

目前,在II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实践中,MSS状态和T分期是非常关键的预后因素。 本研究发现,T3的II期结直肠癌患者如果合并有PNS的高危因素(T3&PNS-中高危),总生存会显著降低。另外,微卫星稳定的患者如果没有PNS高危因素(MSS/MSI-L&PNS-低危),总生存则表现出更显著的提高。5年OS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PNS联合T分期和微卫星状态对患者分组后的OS

3 新证据表明,PNS还具有预测 II期CRC术后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根据PNS的结果,PNS中高危人群(即有其中任何一个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时间。反之,PNS低危人群(即PNS均无高危因素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推迟其复发、改善总生存甚至可能对其有不利影响。

红色为接受辅助化疗组

蓝色为未接受辅助化疗组

研究结论

本项研究证明,DNA倍性、染色质结构分型、间质比三种标志物单独或联合使用,以及与临床指标联合使用,可作为II期结直肠癌的预后标志物,并成为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有效工具。 基于这些因素,研究者认为,PNS有望纳入常规病理检查,作为临床决策依据,用客观数据给II期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我们的努力最终能帮助癌症患者
改善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梅傲动

新闻 中心

en_USEnglish